清风廉历 | 王良:不搞“夫贵妻荣”那一套的高官

发布者:纪委发布时间:2023-02-10

王良,字仲子,东汉东海兰陵人,先后任谏议大夫、沛郡太守、太中大夫、大司徒司直。

王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耕家庭里,过着耕种收割、自食其力的生活,自幼养成了勤劳俭朴的习惯。王良年少时刻苦好学,攻读经书,后来专心从事历史著作的研究,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学识水平,成为一名造诣颇深的学者。


 西汉末年,王莽篡位建立新朝,在全国引起了一场动乱,到处战火纷飞,兵荒马乱,百姓流离失所,饱受战争之苦。面对这纷乱的局势,王良只能无奈叹息,在乡间以养病为名隐居下来。待局势逐渐稳定,王良在乡里办起了一所私塾,教授学生。由于王良学识渊博,教学有方,一时名声大振,远近学生闻名而至,先后教授千人之多。


 公元25年,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,史称光武帝,建都洛阳,年号建武。大局方定,百废待兴,急需治国安邦的人才。在朝廷里任大司马的吴汉,早已听闻王良的名声,就派人下书,招聘王良进京任职,“三征始至”。建武三年,王良被朝廷拜为谏议大夫。


 王良为人光明磊落,行为端正,任谏议大夫期间多次进谏忠言,进退举止都符合礼仪,显示出他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,朝廷上下都非常敬重他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,朝廷派他出任沛郡太守。后又征召王良回京任职,拜为“太中大夫”,参与朝廷议论政事。建武六年,他代替宣秉担任大司徒司直,辅佐大司徒处理朝廷官吏监察方面的事务。 

  

 司徒司直即丞相助理,司徒史就是丞相的秘书长。司徒史鲍恢出差东海郡,途中经过王良老家,看见一个农妇,身穿粗布衣裙,提着一把柴锄,拖着一捆柴草,刚从田间归来。鲍恢以为是王良家里的佣人,便自报家门,对她说自己是特意来取书信,要见您家夫人。农妇说:“我就是。我苦于劳作,没有书信要带夫君,不敢以家事相烦。”其贤淑风范,让鲍恢叹息良久。鲍恢回到京城,将所见情景告诉同僚,众人都深深地赞赏王良夫妇的贤德品格。


 当时,京城里有高官厚禄的人,妻妾成群,奴婢众多,车马出行,前呼后拥,吃山珍海味,饮琼浆玉液,穿绫罗绸缎,住华丽的豪宅,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。王良入京为官多年,身居高位,年俸已达千石,但他仍然克己恭俭,谨言慎行,纯正清廉。他住在简陋的官舍里,用的是简单粗糙的桌椅家具,生活器皿都是普通陶器。床上的铺盖、身上的穿着都是夫人亲手织出的粗布。王良既无府第,又无姬妾奴婢,结发妻子也没有接到京城寓所,仍留在原籍东海郡兰陵老家,过着自耕自种、自食其力的农家生活。


  ◆王良身居高位,但居家布衣素食,且妻子荷锄抱薪,不入官府。这不是刻意节俭,而是发自内心的行为。今人倘能若此,何忧国不泰、民不安、家不和? 


(来源:甘肃纪检监察网)